不治已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亦即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擋病變發展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產生之前就想好能夠採用的救急方法”。

 

  整個中醫的理論,都是以平衡“陰陽”為目的的。但一般人很難達到“陰平陽秘”那種理想狀態,即使沒有表現出疾病症狀來,也總有一定程度的陰陽失衡。治未病的目的在於及時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和臟腑功能,使機體經常處於“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醫養生的真正目標。

 

  養生保健的形式多樣。由於人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精、氣、神,因此,養生的重點在於調養精、氣、神。

 

養精者,首先應調節飲食。中醫認為飲食不僅是保持人體健康、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抗病能力的要素。平時注意飲食的調理,可調整陰陽平衡,防止疾病的發生。如海帶可預防甲狀腺腫,水果和新鮮蔬菜可預防壞血症,洋蔥、蘑菇、木耳可預防動脈硬化,枸杞子、芝麻、桂圓、胡桃、山藥等可抗衰老。

 

養氣者,也當從調節飲食為先,使氣生有源,氣以順為健,氣不順者,容易生病。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稱。養神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自古除了食療外,尚有修身和修心等其他療法,如東漢華佗創五禽戲健身法用以治未病,晉代葛洪強調氣功攝生治未病等,但貴在持之以恆。

 

 

※本站旨在宣揚中醫文化及分享中醫藥知識,文章內容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