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傳說中,伏羲氏發明了"九針",從而創立了針灸之術。但現在通過考古發現證明,最早的針灸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砭石。砭石是石器的一種,通常有銳利的尖端或鋒面,主要被用來切割癰瘍,刺瀉瘀血,也可以刺激身體的某些部位,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後世的針刺療法,也就從此發展起來了。灸法則可能源於熱熨之法,即將石頭燒熱,於皮膚局部加溫而減輕病痛,後來原始人又學會了用燃燒的乾枯植物莖葉代替石頭,原始灸法就產生了。
**砭石(新石器時代,7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淅川下王崗仰紹文化遺址,長7cm,寬3cm。現藏于陝西醫史博物館)
針灸作為一種治療手段,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相當流行了,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曾針熨並舉治療虢太子的“屍厥”獲得成功,並有“疾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之說。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古醫書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候》等書,江陵張家山漢簡也有《脈書》出土,此皆與經絡、經脈等針灸基礎理論有密切關係。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健康的身體取決於一種極其重要的能量迴圈,這就是身體中的“氣”。這種能量存在於全身的脈絡中(十二經),穴位便坐落在這些脈絡之上。當一個器官過渡活躍或是機能減退的時候,能量的迴圈則變得不正常。經脈當中產生了一個堵塞的地方,必須將之打通。所以通過針刺則可以治療病患,使脈絡的迴圈恢復正常。
針灸治療的第一步至少需要45分鐘:深入的瞭解病情,觀察舌苔,臉色,和觸診(陰冷的部位,過軟的部位等)還有就是中醫特有的方式――診脈,醫生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瞭解病人的身體狀態。針灸理療師利用細針刺激能量通道,使得加強受損組織並重塑和諧。但是同一種病症,病人需要治療的穴位並不一定是相同的,因人而異。
針灸治療同樣對心理疾病和情感的問題有治療效果,東方的醫學一直以來都把這些問題與身體疾病聯繫在了一起。因為無論是壓力,悲傷或是動怒都會使得出現身體循環不平衡的萌芽。這種減緩痛苦的治療已經得到了反復的驗證。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法來治療慢性傳染病或是反復的結腸炎,失眠,抑鬱症。它還可以改善高血壓,過敏,頭痛,疲勞以及激素的平衡失調。
常用的針灸療法,包括針刺法、灸法和其他針法。“針”是指“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條,是一種用艾絨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來治療疾病的方法。針灸具有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
針灸療法在《內經》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其中《靈樞》一書的古稱即為《針經》,而《內經》對針灸理論詳細系統的論述,也全面奠定了後世針灸學的基礎。腧穴的概念首次在《內經》中被明確提出,書中詳細闡述了穴位的類別、名稱、分佈及其作用。把位於十二經脈和督、任二脈上的腧穴稱為經穴,其他的則稱為經外奇穴,同時對重點穴位都有明確定位。《內經》對穴位的作用也有詳盡的描述,如合穀、委中、列缺、足三裡等常用要穴,書中均有記載。此外,《內經》還確立了“以痛為腧”的原則,是後世“阿是穴”的先聲。
《內經》關於針具的記載也是醫學史上最早的,它不但詳細記述了針、員針、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等九針的名稱,還闡明了它們的形狀與用途。《內經》對針刺手法、治療要點、操作要求、注意事項等都做了廣泛深入的討論。《靈樞・九針十二原》:“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明確指出“補”、“瀉”兩法是針刺治療中最基本的手法。在治療時,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辨證準確,選穴原則則主要是循經選穴,即在病變部位所屬經脈穴位進行針灸,若五臟有病,則也可按臟腑歸屬的原則選取十二原穴治療。在配穴原則方面,則有局部取穴、遠隔取穴以及局部與遠隔结合取穴三種方式,而其中“病在上,取之下”、“病在頭、取之足”的遠隔取穴方式出现,是對針灸治療學的重大發展,而能否恰當的遠隔取穴,也成為衡量針刺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內經》中還議細列舉了許多由於刺傷重要臟器而引起的各種醫療事故,一再告誡醫生“臟有要害,不可不察”,為後世醫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魏晉南北朝時期,針灸學取得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著名醫家皇甫謐,全面系統總結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針灸學的經驗與成就,撰成《黃帝針灸甲乙經》,集針灸學之大成,為針灸學經典文獻,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黃帝針灸甲乙經》共12卷,128篇。該書是在《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的基礎上,結合《難經》等著作的部分內容,以及自己的臨證經驗寫成的。與《內經》思想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書中把散存於《內經》各篇相同的內容歸納在一起,“使事類相從”。使人能全面瞭解針法、針感、禁忌和補瀉手法等一系列的針刺問題。除系統整理《內經》經文外,該書又使其內容具體化,並對比各書的不同說法,提出新見解,使概念更為明確。
《甲乙經》進一步發展了《內經》中的腧穴理論,在《內經》所述的130多個穴位基礎上,對十四經穴做了全面系統的歸納整理,增加到349個。穴位排列次序,人體軀幹按照頭、面、耳、頸、肩、背、胸、腹等解剖部位,四肢分手足三陰、三陽經依次排列,這要比《內經》單純依照經絡排列要顯得更加清晰明確,符合人體經絡穴位的分佈規律,也確立了後世穴位排列的基本規則。此外,《甲乙經》還突破了《內經》中一穴只屬一經的慣例,出現了如三陰交等交會穴的記載,這是對腧穴理論的一大發展。《甲乙經》對349個穴位的位置與取穴方法也都做了具體準確的記述,有的根據患者口腔活動取穴,如下關穴“合口有孔,張口即閉”;有的根據患者體表靜脈分佈取穴,脈穴為“耳後鳴足青絡脈”處等。這樣取穴,對提高穴位定位的準確度,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甲乙經》中對每個穴位的針刺深度、留針時間等也做了詳細的說明與規定,並且具體闡述了誤刺禁針穴位所能造成的後果,為後世醫家確立了規範。
《針灸甲乙經》的著成,對於我國針灸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該書一直被認為是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唐太醫署曾採用其為法定教科書。後世宋、金、元、明、清等朝重要的針灸學理論基本上都是從此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站旨在宣揚中醫文化及分享中醫藥知識,文章內容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