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年期癡呆的臨床及基礎研究

    石學敏院士在治療中風病的過程中發現血管性癡呆在中風患者中發病率較高,而醒腦開竅針法對該病有一定的療效,於是通過細心的臨床觀察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形成了“調神益智、平肝通絡”針法。隨後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工作手冊、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ICD10)和NIDS-AIREN制定診斷標準,觀察了“調神益智、平肝通絡”針法及西藥對血管性癡呆的治療效果,針刺組的總有效率為73.44%,明顯優於西藥對照組,機理研究表明該針法可使病灶側的神經細胞的活動性增強,改善腦功能;可改善腦血流動力學及血液流變性,提高腦組織的抗氧化能力。

    1993年,在石學敏院士的主持下,我院自日本京都大學引進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填補了我國在實驗動物模型方面的一項空白。隨後以SAM為動物模型的一系列針刺作用機制研究證明:“調神益智、平肝通絡”針法可改善SAM-P/8P/10的行為學異常,提高其學習記憶能力。機理研究表明:該針法可提高SAM-P/8P/10腦組織中SOD活性,降低LPO含量,並對Cu-ZnSODmRNA的表達有上調作用,從而起到提高腦組織抗氧化能力、減輕自由基對腦組織的損傷,降低腦內興奮性氨基酸水準以減輕其神經毒作用,改善腦內神經遞質的含量,減少大腦皮層的凋亡陽性細胞數,促進具有基因調控活性的腦細胞染色質非組蛋白的合成,解除組蛋白對染色質範本轉錄活性的抑制,從而增加腦細胞核中活性基因的數目,提高其轉錄活性。在mRNA差異顯示技術篩選快速腦老化相關基因並探討該針刺法在基因轉錄水準的作用機制中,發現多條差示帶隨衰老發生了變化,並受針刺的影響,如一條510bpcDNA片段與真核生物翻譯起始因數eIF3-P66高度同源,以及另一條231bp cDNA片段與人類CD3493%同源性。最近,應用基因晶片技術研究衰老相關基因表達譜及針刺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針刺可降低SAM-P/10的氧化應激狀態;糾正解毒功能紊亂的狀態;改善DNA修復功能;改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系統、生長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等神經營養因數及受體的表達,糾正凋亡調控機制及解毒功能的紊亂恢復長時程增強及長時程壓抑調節突觸傳遞效率的平衡狀態,改善突觸結構、信號傳遞及神經遞質合成,改善抗炎症、免疫吞噬等多種免疫功能,上調5-HT1B 受體的表達,改善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數受體介導的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數神經保護功能。這些結果從基因轉錄水準反映了針刺的整體良性調整作用。

    這些基礎研究使針刺的機理在分子水準得到了闡明,使針刺研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確立了中醫一附院在針刺抗衰老研究中的領先地位。

    三、刺絡療法的臨床研究

    刺絡療法源於《靈樞·官針》“凡刺有九”中的“絡刺”,“刺小絡之血脈也”,可瀉餘血邪氣,固守經隧,以防大亂。單純刺絡法,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擠壓針刺局部,往往瘀血留注不消,賊邪伏而不退,如加用閃火罐,造成罐內負壓,可達血盡邪出,且可控制出血量,以求良好療效。石學敏院士將該療法應用於臨床,在治療支氣管哮喘、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諸神經痛、軟組織損傷、丹毒、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靜脈炎帶狀皰疹等病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四、對中醫急症醫學的貢獻

    傳統觀念認為中醫療法對慢性病療效卓著,但起效慢、療效不確定,在急症醫學領域中難有作為。石學敏院士在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時發現,針灸不但可應用於急症醫學,而且有其獨特的療效,因而大有用武之地。在他的指導下,中醫一附院先後承擔了中醫藥“八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及天津市教委重點學科項目,開展了針刺在急症領域的相關研究。

    針刺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證實針刺對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室早的臨床治癒率為73.33%,總有效率達86.67%,對其它心律失常的的臨床治癒率達57.14%,總有效率為88.09%,實驗研究顯示針刺對病理、電生理、生化及細胞超微結構等指標均有改善作用。

    針刺復蘇導管起搏搶救AMI合併嚴重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表明:當AMI病人發生心臟停搏或其它造成阿—斯綜合征的嚴重心律失常時立即採用醒腦開竅針刺法復蘇心搏,改善心律、提高心率,隨即應用床旁緊急右心室心內膜導管起搏較單純心內膜起搏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

    針刺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SSS)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針刺對30SSS患者的臨床證狀、竇房結(SAN)電生理特性和心功能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治癒率為20%,愈顯率(含治癒率)達63.34%,總有效率為86.67%,療效穩定,無副作用,優於常用的藥物療法。動物實驗結果證實:針刺對SAN具有良性的雙向調節作用。

    針刺人中、氣舍等穴位治療中樞性呼吸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些研究拓寬了針刺的適應證範圍,推動了針灸學科及中醫急症醫學的發展。

    五、對多種疑難病的研究

    石學敏院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了針對某些疑難病症的特效穴,豐富了針灸學理論。

    針刺外水道、外歸來、豐隆治療習慣性便秘患者108例,效果顯著。

    針刺人迎、極泉、太淵、心俞、膈俞、肺俞、風池、完骨、天柱治療頭臂動脈型大動脈炎,具有溫陽益氣、通調經脈、活血化瘀之功,其痊癒率、顯效率和顯愈率分別為15%62.5%77.8%,明顯優於藥物對照組。機理研究顯示:針刺可提高局部皮膚溫度,改善腦細胞代謝,興奮大腦皮層的高級中樞,改善血管舒縮功能,進而改善神經系統及局部症狀;可降低T細胞亞群CD4+的百分含量,升高CD4/CD8的比值,使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生理功能有所恢復。

    六、針刺手法量學的研究

    針刺手法是針灸治療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內科學中藥物的劑量,與臨床效果直接相關。歷代針刺手法在刺激量的計量方面概念模糊,缺乏規範量化操作。石學敏院士在以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礎上總結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無脈症”、“支氣管哮喘”、“冠心病”、“膽石症”、“高血壓”、“習慣性便秘”、“截癱”、“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等九種病證的針刺量學規律,並通過嚴謹的實驗研究,率先提出將針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術時間及兩次針刺間隔時間作為針刺手法量學的四大要素,首次確立了針刺手法量學的概念和內涵,使傳統的針刺手法向規範化、量化的方向發展。

    此外,石學敏院士對最常用的撚轉補瀉手法,根據撚轉的頻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補瀉定義及操作規範,更新了“大拇趾向前撚轉為補,向後撚轉為瀉”的傳統定義及操作。他確定的撚轉補瀉兩大定義為:十二經脈以任督二脈為中心,左右撚轉時作用力的方向,向心為補,離心為瀉;撚轉幅度小用力輕為補,即撚轉時施行小幅度高頻率撚轉,幅度小於90°,頻率大於120/分,撚轉幅度大用力重為瀉,即撚轉時施行大幅度低頻率撚轉,幅度大於180°,頻率在50~60/分。他主持完成的“針刺手法量學研究”成果獲86年度全國(部級)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乙級獎。

    七、對經絡病候的研究

    《靈樞·經脈》除論述了十二經脈循行路線,以“是動”、“所生”為體例詳細描述了各經在病理狀態下的所表現的病候。這一獨特病候體系,以其與經絡循行息息相關,真實再現發病症候,指導臨床確有卓效等特點一直作為針灸學科臨床辨證治療的理論基礎。但是由於年代悠遠,文意古奧,歷代醫家對“是動”、“所生”病候的解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玄疑冥幽之處所在甚多。《難經》以氣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來劃分“是動”、“所生”;張景嶽以運氣學說為指導,用“常”和“變”來解釋之;張隱庵則以臟腑經脈和病因來劃分“是動”、“所生”;近代陳壁疏,鄭卓人認為是動病就是本經之脈受外邪引動而發生的疾病,所生病是指與經脈相連屬的臟腑所發生的疾病;現代學者將“是動”病歸為本經發病,“所生”病為本經俞穴所能治療的疾病。石學敏院士在精研古代醫籍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理論,通過臨床的細緻觀察,對十二經病候進行了詳細的闡釋,並對“是動”、“所生”病進行了高屋建瓴地總結。他認為“是動”、“所生”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對十二經脈及其相連屬臟腑在有生理轉變為病理所產生的各種症狀體征傳變和轉歸的綜合性記述,應包括病因、病位、發病急緩、病程長短、標本虛實、預後轉歸等。是動病對為外因引動或誘發,發病急,病程短,病位在表,多為陽、實、熱證,預後多良好;所生病為是動病轉化而來或臟腑自病,發病緩慢,病程綿長,病位在裡,多為裡、虛、寒證,預後多不良。此外,對十二經病候中的“六厥症”進行了精闢的分析。這些理論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甄清了一些模糊的概念,使針灸學科的理論基礎更加堅實,而且有著切實的臨床指導意義,是辯證、取穴及分析疾病預後的準繩。

    石學敏院士從醫的四十年是創新的四十年,是無愧的四十年,他的業績將載入史冊,他無愧於中國工程院針灸院士。

 

>>石氏針刺法:石學敏院士學術思想簡述(一)

 

※本站旨在宣揚中醫文化及分享中醫藥知識,文章內容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陸中醫 大陸執業中醫師
    全站熱搜

    C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